澳洲皇家维多利亚?
1851年墨尔本建立时,原址是一片荒地,当时有人提议将墨尔本命名为“布洛达”,以纪念在第一次英澳战争中牺牲的英国将军约翰·布拉格(General Sir John Burgoyne)。然而,最终这个名字没有得到采用,而以“Royal”相称。 之所以用“Royal”是因为当时维多利亚州正在努力吸引新贵族定居并发展产业、增加税收和就业,而“Royal”这一带有王室色彩的名称正符合了这一要求。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加上刚刚过去的拿破仑帝国崩溃,英国正急需树立一个“王室”形象来振奋人心。“皇家”这样的名字立刻得到了使用并被广泛印在了当地建筑的招牌上,甚至包括邮局和监狱。
时至今日,虽然澳大利亚已经独立,但维多利亚仍然是全澳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州之一,依然是“Royal”的忠实拥趸——从市政厅到大学院校,乃至公园和博物馆都随处可见“Royal”的身影。而“Victoria”和“The Victoria”也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啤酒品牌。 “Royal”这个词也深深地融入了澳洲人的生活之中。每个新年,当地电视台都会直播“皇室游行”(The Royal Pageant)的庆祝活动;每年澳国立大学都会有“国王骑士”(King's Cup)的自行车比赛;而在西澳的弗里曼特尔小镇(Freemantle),每年也会举办“皇室马拉松赛”(Royal Marathon)。 至于澳大利亚的国名,其实也和我们熟知的“Australia”这词有关联。
早在17世纪,荷兰人首次将“Australias”这个词用于指代现在的新南威尔士地区。后来,英国人也开始使用“Australasia”来形容这个大陆及周边的岛屿。只不过,我们今天所知的“Australia”一词,则是源自于英国著名的小说《飘》(Gone with the Wind)中的主人公艾希礼·布伦特(Ashley Wilkes)向女主人公肯尼迪·波依德(Kennedy Boyd)求婚时所说的一句“I will go to Australia for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