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修什么?
“研修”是日文里的汉字,翻译成英文是ProfessionalTraining。 这种形式属于非正规教育(non-formal education)的范畴,是由政府授权给相关机构举办的培训项目。参加者一般是企业中的基层员工,他们通过在指定的企业里工作、学习以获得提升技能的机会。
由于非正规教育的范畴非常广,涉及各行各业,因此需要明确的是:在日语里所谓“研修”这一概念是没有具体定义的。 但我们可以从日本的法律法规中找寻到一些关于“研修”的边界和原则。
2013年日本制定了《人才培养法》(人材培养法制化,以下简称“培法”),对各种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其中就包括了对“研修”的指导原则: 简而言之就是,政府提倡企业积极实行“内部培训”;如果因为业务发展或是员工个人发展的需求,需要引入外部讲师或教材时,也应该优先选择在日本国内采购(即日本国内的培训服务、课程等)。
当然,除了“培法”之外,日本还有很多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文件共同构建起了日本“终身学习的体系”(system of lifelong learning)。
例如与劳动就业相关的法规里就有这样规定: 在日本,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他们都十分注重“人的能力建设”(people capability)的培养和提高——这与他们的劳动法密切相关。根据日本劳动基准法的规定,雇主有提供职业培训的基本义务(第54条第1项),并且必须协助员工完成职业训练的计划(第54条第3项)。而且,日本很多行业都有特定的从业资格要求,要想从事某些特定的工作,一般都需要先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
举例来说,要成为律师就必须通过国家考的律考(日本叫作「おうかく」);想要从事药剂师相关工作就必须先通过药剂师考试。这些资格考试通常都要求考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且由相应的组织进行认定和考试。
总之,不论是“研修”还是“内训”,其本质都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一种培养和锻炼方式。只不过,“研修”更加侧重经验式的、案例式的知识传授,而“内训”则更偏重专业理论知识。但是不论如何,两者都是为了满足企业人才培育的需求,并以此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