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为什么没英国建筑?
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侵略过香港,在香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香港民众恨透了英国人 战后英国在香港修建的殖民地式的建筑物被喷上了黑漆,上面用大字写着“英军滚出去” 后来随着港英政府的退让和香港的回归,这些建筑才被修复,但是被涂抹的大字至今仍然保留在墙上,向后人警示。
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昂船洲以南、九龙半岛以北的大片土地租借给英国,作为军事基地和港口,这就是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的北部地区。
为了建造军事基地和港池,英国强行拆迁、赶走当地居民,掀起了一阵暴风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香港军民抗击了日军的入侵,战后英国又掀起扩张浪潮。到30年代,除了原有的新界之外,香港政府又侵占了深圳河以北的原属于新界的屯门区,将香港岛南部的石澳和赤柱一带纳入版图。
由于屯门区是原新界中最富庶之地,这一扩张使英国在当地大肆兴建住宅和公共设施。
二战爆发后不久,日本轰炸了香港市区,把港英政府赶出了香港市区,在郊区设立了伪满洲国大使馆。
抗战胜利后,英国政府重新进驻香港,与国民政府为争夺东江三角洲发生激战——这是近代史上英国在中国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为了纪念在战斗中和战后重建中死亡的士兵,英国政府决定在港九地区建设一个大型陵园,也就是今天的铜锣湾怡和街墓园。 该陵园占地25万平方米,耗资600万港元,由伦敦派来的设计师指导施工。整个陵园掩映在绿树林中,十分幽静。每个墓穴都按家属的要求装饰一新。每年清明节和复活节,英裔华人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扫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