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都是什么群体?

钱冰煜钱冰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港真,我认识的人里,有穷得响叮当的,也有富到流油的。 不过大多数还是普通家庭的,和我一样的。

因为我是大陆生,所以认识的大陆同学是比较多的,他们多数来自比较贫穷的地区(比如我自己是甘肃的)或者比较偏远的县城(没有歧视的意思,只是这些地区确实教育资源有限),他们的分数其实很接近,能去很好的985高校,但是来港大可以申到一个不错的专业。 我和这些同学交流时并没有觉得自己特别高,反而是那些富二代的同学反而很低调,不炫耀,也没那么张扬。

当然,我认识的穷孩子也有很傲气的,觉得香港大学是梦想之地,终于有机会来了,不能浪费,要风风光光地回来,于是拼命地学习,加各种项目,发文章,每天泡图书馆,泡实验室,恨不得把每分每秒都用来学知识。这样的学生也是有的。 但是我觉得这种心态并不好,毕竟学习不是人生的全部,而且香港大学也不是你奋斗成功的唯一路径。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孩子上大学以后能改变命运,因此给孩子施加太多压力。其实孩子的压力已经够大了,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了。 如果你的小孩很争气,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他/她会在香港的四年大学生活里学到很多,也会成为你们共同的回忆。如果你们的子女不够自觉,那也不要紧。香港的大学都有很强的自律性,只要你的孩子能在香港大学毕业,我相信他/她能收获一箩筐的财富。

除了同窗情谊外,最大的财富就是独立的人格。香港大学给予学生的最大礼物就是教学生们如何独立思考。老师不会将标准答案直接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

在港大,你不会听到老师说“我认为这个答案是正确的”这样的话,相反,你会听到老师不断地问“What do you think?”“How can this be better?”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走进社会才不会人云亦云,才能独立地思考。

查闰治查闰治优质答主

学术人员

香港目前有十所大学,合共约12,000名教职员,当中差不多一半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即所谓的学术人员。香港的大学一向以研究为主导,学术人员除了授课外,需要贡献相当一部分时间从事研究工作。

在香港大学中,对学术人员的聘用采用合约制度,即学术人员与大学签订雇佣合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学术人员无固定任期。学术人员在续约时无需经过遴选委员会的再评审,大学如不续聘,必须在合约中订明。大学对学术人员不实行退休制度。

在薪酬待遇方面,各大学一般在考虑内地和海外类似职位薪酬水平的基础上,自行决定。学术人员的薪酬待遇在聘用时已全部确定。其中福利待遇包括:住房、假期、退休金、医疗、子女就学等。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

在课堂上,教师一般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学生则通过课堂提问、参与讨论、做作业和实验,以及参加课外阅读和活动,来掌握和消化教师讲授的知识。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有质疑或有自己的想法及观点,可以直接在课堂上或课后找教师讨论。学生一般都很尊重教师,教师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和关爱。

学术交流和学术讲演

香港的大学十分重视与海外和内地先进院校、研究机构和国际学术团体之间的学术交流。它们积极组织和邀请专家、学者参加各种国际和国内的学术会议,接待来访的专家教授讲学和讨论,并派出本校的专家、教授出国(包括回内地)参加各种国际和国内的学术会议,讲学和做研究,以增进学术交流,保持学科的先进性和竞争力。

各种形式的学术讲演和研讨会在各大学非常普遍,一般都由教师组织,教师和学生均可参加。学术讲演或研讨会往往围绕某一学术领域内正在研究或最新研究成果的专题进行,主讲人或作报告的人一般是来自本校或外校的教授、学者或博士生。讲演者在讲演或作报告后,往往与参加者进行讨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